欢迎访问红楼梦潭,祝您阅读愉快! 今天是
推荐

胡文彬讲座实录:红楼梦境终向何处

2010-12-01 22:07:17 469 浏览
个世家大族当中的一个最下层的阶层的存在。

衡量一个作家伟大不伟大,还有一条标准,就是他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是不是有所关注。你不仅要关心那些达官贵族,要关心那些主子,要关心那些小姐、太太,而且你还能够关注到在这个社会里它还有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是弱势的,但他们的存在是这个社会的主体,这就是作家他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的一个表现。人类的生存样态是有多种的,但是弱势的生存样态如果作家不关注这个群体,不表现这个群体,那么我认为这样的作品也并不值得肯定,或者说把它捧到多高的地位。而《红楼梦》是这样,它不仅用诗情画意的笔触去描写那些个金枝玉叶、公子哥儿、小姐,还描写了一大群在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外一个阶层,那就是奴隶。我们看到贾府中处于奴隶阶层的像芳官,小红,袭人,紫鹃,唱戏的龄官,小厮兴儿,这样的一个群体。作家的笔触能深入到这样的一个阶层,这是非常了不起。今天,我们有一些作家,他们在写自己,他们在无病呻吟,他们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好把自己的衣服都脱下来。但是他们说到底还是在表现自己,而不去表现我们那些个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第一线,痛苦在第一线的那些人。有人说:“为什么诺贝尔的文学奖老不送给中国人?”那我就反过来问:“你们关心了大众吗?你们关心了那些在矿井里生活的人吗?你们关心了那些个在基层还在为温饱在奋斗的那些人了吗?”你们富到身上是绫罗绸缎,富到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都要扒下去,来显示你们的富贵的时候,你怎么去拿诺贝尔文学奖?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他有一种负罪感,这种负罪感解释过来就是说我们的作家一定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去把你的目光,你的笔触去深入到大众当中去,去反映他们的需求,去反映他们的生命的存在的样态,这种情况下才使得你的作品真正反映了一个时代,反映了社会,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感情。你不要紧紧地眼睛盯住那些个富有的人,他们如何。所以我认为阅读《红楼梦》,首先要抓住的就是阅读它的人物。《红楼梦》之所以能在二百年,今年已经是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能够一波又一波地引起红学热,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表达了人类共同关心的东西,人类的基本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类一种最基本的人性追求。

第二点,《红楼梦》的成功就在于它的语言。《红楼梦》里边我们尽可以找到吴侬妙语。“天尽头,何处有芳丘”这个葬花词里边不断地运用了吴侬妙语,用这个侬字,一个竖人一个农字。这不是北京话,这个是苏州话,吴语,吴地,就是南方话。它也吸收了夏江官话。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红楼梦》之所以在语言上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成功地运用了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北京话成就了《红楼梦》,《红楼梦》把北京话带向世界。这是我们北京人的骄傲,清代的北京话和我们现在的北京话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红楼梦》时期,十八世纪中叶的北京话里边就包含了关东的语言。特别是从沈阳,那个时代叫盛京,盛京的八旗语言,和满族语言当中的一些语根。因此呢,使得北京语言显得鲜活、生动、形象。大家常见到的很多的人名,赵嬷嬷,李嬷嬷,赖嬷嬷,这个嬷嬷就是满族的词根。为什么《红楼梦》里边四儿、平儿、金钏儿、玉钏儿这么多的东西?北京话的儿化音。贾琏是琏二爷,管贾宝玉叫小爷,管贾珍叫大爷,那么在这个大爷、琏二爷、小爷这个大小的大,和这个爷字之间的这个重读音的不同,所产生的这种效果。你把后一个读重了,爷字读重了那马上就变了。就变成大爷,这就是辈分了。所以在这里边运用北京语言,在《红楼梦》里边,我们可以挑出很多很多的方言土语,是属于北京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语言学家王立先生,红学家、《红楼梦》研究专家俞平伯先生,戏曲研究专家齐鸿山先生,满族的语言学家唐云生先生,都做了大量的专访。整本书大家可以看北京话当中的土语,北京话当中的满语,北京话当中的方言俚语,这些个书里边都有非常多的精彩论述。北京话是《红楼梦》成功的第二个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大课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感谢日本,日本的学者非常重视研究《红楼梦》当中的语言。而我们大陆的学者真正从语言学这个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少。在座同学们,你们如果有志于从语言学这个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话,那么我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发挥你们的才华,来解读《红楼梦》。《红楼梦》之所以发生解读上的有很多误读,其中也包括对《红楼梦》语言的误读在内。

清代一位大学者周春说读《红楼梦》要具备的一个这个能力就是你要懂得官腔京话。所以外国人要学说中国话,第一本教科书就是《红楼梦》。英国人1820年翻译的《红楼梦》的两个片段就是西江月二首那一回,他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英国人学习北京的官话是怎么说的。日本的大学者吉川幸四郎一九三几年在北京学习的时候,读的书就是《红楼梦》。教给他的老师就是一个满族人,就是要通过《红楼梦》来学习中国的语言。仓池五十郎先生也是日本的大汉学家,他在北京也是这么学习的。从日本人到英国人,到世界各国的人,想要学习中国的语言,从清以后,从《红楼梦》诞生以后,就以《红楼梦》作为他们的课本,《红楼梦》的语言达到了一个多高的高度。

比如说刘姥姥上贾府的时候,她不断用这个蹭字儿,念ceng(去声)。走路要蹭。贾宝玉一听说贾政叫他,马上不高兴了,不敢走了,然后他就蹭,一步挪不了三寸那种蹭。这一个蹭字就是北京话。那你就琢磨吧这个蹭字用得多妙。贾宝玉和王熙凤在给秦可卿送灵的时候,王熙凤就叫,说:“你别猴儿在那个马上。你是个公子哥儿,又长得像个大姑娘的样子。你文明一点儿,你下来跟我坐车。”他坐上车,猴儿在凤姐的身上。这个“猴儿在”,你看看这个用的多好啊。猴是一个名词,但他用“猴儿在”,“猴儿上”就变成了动词。把一个人物的撒娇,纠缠,盘卧和拥抱都想象了出来。就这一个“猴”字。所以《红楼梦》的语言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它,我今天只是举一个小例子而已。大家慢慢去体会。

第三点,《红楼梦》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它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说过去有人对《红楼梦》是一个百科全书有微词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来变通一下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我们绝对能够说的通。我们举一个例子,或者是举几个例子。我们看《红楼梦》里头那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一部分。为什么让我们今天21世纪的这些文化中的所有的专家都头伏在地,都要承认曹雪芹是大师,而我们是小学生呢?我举几个例子。第一,《红楼梦》里头写到医药,这个大家知道前八十回写的最多,林黛玉几乎天天在熬药。她满身都是药香,天天在吃药,秦可卿有病天天都在开药方,薛宝钗吃冷香丸,是不是?写了这么多关于药和中医的知识,那我们解放以来的四大名医之一耿建亭先生为《红楼梦》作注释,他终审我们编的《红楼梦》大词典。他佩服说曹雪芹这个作家怎么对我们中医界这么样的精通啊!所以他的药吃不好也吃不死。大家可能会说吃不好也吃不死你怎么还说他好啊?这就叫艺术!你要吃好了那就不叫艺术了!后四十回你们注意研究一下,那方子都能治病,因为他照全方抄的,是从《百科全书》中抄来的。因此后四十回的药方说治病就能治病。前八十回所有的药方都符合药理,但你绝对吃不好,但是也绝对吃不死人。艺术就在这里,什么叫艺术?这就叫艺术!它是艺术的医药,而不是药方上的医药。

那说饮食,我给你们举一个茶的例子,你们有一年可能在中央电视台看到有一位专家他叫张大伟,他是中国茶界的泰斗,品茶,问这个,摸那个,就算蒙着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