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楼梦潭,祝您阅读愉快! 今天是
推荐

某高校教师:论新版《红楼梦》的忠实与背叛

2010-07-20 19:44:48 467 浏览

经过近三年的筹备、拍摄和制作,长达50集的李少红版《红楼梦》已在部分电视台播放。随着各方人物出场,网上议论也越来越火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不仅成为新、老红楼梦电视剧孰优孰劣的对比焦点;电视剧是否该忠实原著、又该怎样重现经典,同样争议不断。

在消费社会中,视觉文化以其商业性、娱乐性和通俗性迅速占领市场,导致了人们审美形态的多元化。文学经典改编如何一方面保留原著的内涵,一方面又满足商业化市场的需要,已成为不大不小的困境。新版《红楼梦》自称忠实原著,却遭到观众猛批“图解红楼梦”,就是这一困境最为明显的表现。

事实上,名著从改编成剧本的那一刻开始,就已进入到各方利益群体的重构之中。一部平面的书籍要在屏幕上立起来,其中牵涉到如制片投资、演员薪酬、票房分成等产业协议。这一切都构成了名著改编中所包含的文化诉求得以实现的前提和背景。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忠实还是背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符合利益的诉求。站在这种立场上,新版《红楼梦》无疑能让我们看到隐藏其中的悖论。

不过,如果名著改编之争仅仅围绕着“是否忠实原著”的角度进行,实际上是短视的,关键在于要揭开笼罩在名著改编之上的潘多拉盒子,对之进行理性引导和规制,让发生在名著改编中的利益欲望冲动与原著同气相求,才是正道。否则一旦名著改编仅仅成了利益的载体,就会成为毫无文化创造意义的欲望生产与产业运作过程。
我认为,经典文学只有避免成为电视剧的附庸,电视剧只有避免生吞活剥文学资源,不以牺牲文学价值的代价来片面追求影像感,电视剧与文学的结盟才能相得益彰。经典作品与电视剧只有在相对独立而不是相互吞噬的前提下,才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根据这种逻辑,一味固守着原著不放,那么电视剧就会生活在文学作品的阴影下。正如学者爱德华·赛义德所说:“每个时代都会对莎士比亚进行重新阐释,不存在一位固定不变的莎士比亚。”因此,在经典作品改编过程中,如何能够在大众文化喧嚣的消费社会中,既能迎合主流审美情趣,又延续经典名著的内涵,使文学与电视剧在互动中达到双赢,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为高校教师)舒锋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