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楼梦潭,祝您阅读愉快! 今天是
推荐

怎样评价越剧《红楼梦》?

2022-11-09 19:26:44 302 浏览

       越剧里只节选了很少一部分情节还更换了顺序,这个是所有红楼梦改编的艺术作品的通病,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原因在于论艺术作品的容量,小说无疑是最大的,后面依次排列下来应该是 电视剧>电影>舞台。一台戏有时间限制,更有空间限制,所以演一台戏要考虑的重点不应该是包罗万象,而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提到红楼梦,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宝黛爱情,以其作为主线无疑是最合理的。红楼梦小说就像是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全景,宝黛就像画里的一小块风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其作为一台戏的主题,已经足够精彩。  越剧红楼梦情节的编排是很巧妙的,四场戏就把宝黛感情发展的脉络说清楚了,进府和识金锁、读西厢、葬花对应的就是三个阶段,两小无猜--情窦初开--剖腹掏心,这个对于舞台演出的观众来说已经足够清楚,至少即使你没看过红楼梦,也不会有违和感。其他几场戏,不肖种种、别琪官、笞宝玉、王熙凤献策,都是为了交代宝黛的生活环境,和宝玉在爱情之外的性格特征,这些都会对宝黛爱情的主线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切交代完毕,最后的焚稿、金玉良缘、哭灵是情感的爆发和戏的高潮。如此精准地进行场次的选取,如此精妙的编排,情绪与情节如此地贴合,情感的发展如此的顺理成章,在越剧的剧目里已经是屈指可数,如果你不用看原著的眼光、只是用欣赏一部普通的戏剧的角度来看它,应当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剧本了。

       又忽略了贾家衰败的情节 ,这和第一点是相辅相成的,你觉得是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还是忙了好几件事结果一件事也做不好比较值得呢? 99版的大剧院红楼梦有一点想把贾家的情况加进去的意思,加了个元妃省亲,然而基本上是弄巧成拙,因为这场戏除了压缩后面原作者精心铺排的情节、加大了戏的排场之外,对后面的戏没任何影响。  原著里,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是贾家衰败,所以想让贾家衰败作为宝黛的陪衬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两条线要齐头并进,各占一半篇幅。但如果要讲衰败,必定要牵扯一大堆的人进来,其中事情错综复杂,最后积重难返才败下去的,除了小说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说清楚这么详细的过程。而且八十回后到底怎么个败法,没人清楚。因此索性抛弃,不如不讲,想在三个小时的越剧里讲清楚,等于找死。

       最后的结局是高鹗续书的掉包记、金玉良缘  理由同上,若按原著,宝黛爱情最终势必要扯到贾府衰败,本来就是说不清楚的事,不如不说。  而高鹗的续书给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多的结局,基本上只关乎宝黛爱情和封建贵族观念的冲突,没有贾府兴衰什么事。而戏的前半部分刚好讲的就是这两个事,简直无缝对接,后面的高潮戏也因此顺理成章。所以越剧红楼梦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没有理由不采用高鹗的结局。

       宝钗戏份少还像个反面角色  前面说了,越剧红楼梦的主要矛盾和看点,就在于宝黛爱情和封建贵族观念的冲突,里面要有明确的阵容划分,如果宝钗不被划到反面角色,那么“反面角色们”就没有理由选她而不选黛玉。原著里的宝钗是复杂的,但是这里必须简单化脸谱化,凤姐、老太太等都是一样的。在一部凝练的舞台剧里,矛盾和主题必须要清楚,否则是给自己找麻烦,近年的越剧里,太多那种想表现“人性复杂”而最后不知所云的戏了。

       曲词多浅显  关于文笔的问题,我一直坚持认为“雅俗共赏”是最高的境界,戏词的最终目的是传情达意,然而并非文辞典雅才能传情达意。红楼梦是小说,和唐诗宋词比,本来就是“不雅”的,也不影响它的艺术魅力。何况越剧红楼梦的词也并非“浅显”二字能概括,而是雅俗共赏的典范。比如宝玉在金玉良缘里畅想和黛玉的婚后生活,经过编剧的手笔跃然纸上:从此后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  寒夜挑灯把谜猜。  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苔。黛玉焚稿唱词: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  与笔墨结成骨肉亲。  曾记得菊花赋诗夺魁首,  海棠起社斗清新。怡红院中行新令,潇湘馆内论旧文。这两段里,既能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不着痕迹的修辞,相同句式的铺排,又具有画面感--又能实实在在的体察到内在的情绪,此之谓雅俗共赏。  在改编的时候,也要贴合剧种的风格。昆曲水磨调细腻清雅,文字的风格自然也要典雅精致。越剧是板腔体,适合白话和散句,风格更接近影视剧和话剧,戏词也应接近生活。  其实大可不必将越剧红楼梦与原著比较,因为这两者的关系其实就是若即若离的。越剧红楼梦是红楼梦这条大河里的一个支流,然而水文特征却可以大相径庭。要下个结论就是:越剧红楼梦是一个成功提取了原著红楼梦的元素,又十分贴合越剧逻辑和审美的故事。最后啰嗦一下,虽然越剧红楼梦情节各种不对头(如果参照原著),但真的不能否认演员们的表演(指62版电影)。非常敬佩徐玉兰老师,据说当时导演的要求是,宝黛至少要把原著读20遍,所以说虽然只选取了很少的情节,但人物的精气神却是相当准确,觉得就是书里走出来的宝玉。只有心中先有一个宝玉的完整形象,才能在较少的场次里表现出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侧面。但是很多中生代及后辈的演员不去消化原著,光看老师录像或者改编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一句话经10个人传就能面目全非,何况是这么复杂的人物,因此要想演好,还是要吃透原著,心中才能有底。(转载于知乎 三号芋圆儿)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