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楼梦潭,祝您阅读愉快! 今天是
推荐

七成人更喜欢87版《红楼梦》重拍经典好评率为何太低

2011-09-07 16:30:19 442 浏览
:“深得精髓”(38.5%),“叙事好、吸引人”(34.8%),“服饰、道具、布景等精致逼真”(32.8%),“台词白话、容易理解”(26.7%),“没有拘泥于原著,有自己的探索创新”(12.6%)。

  喜欢新版《红楼梦》的受访者认为其吸引人的地方有:“有时尚、现代感,符合当下人的品位”(42.7%),“服饰、道具、布景等精致逼真”(38.1%),“演员年龄较符合原著”(25.4%),“采用原著文言文台词”(23.3%),“大量采用昆曲元素”(21.8%),“严格遵照于原著”(14.5%)。

  孙伟科说,新版《红楼梦》确实加上了很多现代因素,在氛围渲染、人物群像塑造、一些场景和冲突情节的处理上,还有可圈可点之处,扮相、化妆、服饰也非常考究。

  但也有重大失误,比如王夫人、薛姨妈头饰后面细细碎碎的东西那么多,这种装饰哪是大家贵妇呢?“我们看的时候,也感觉如坐针毡。”

近年来重拍的经典好评率仅为20.0%

  “说不尽的《红楼梦》,拍不尽的《红楼梦》。”在东北师范大学《红楼梦》研究会组织者王红箫教授看来,这绝不会是《红楼梦》最后一次被翻拍。在新的文化时空里,经典又会有新的表现可能,人们自然就会有翻拍的欲望。

  调查中,36.7%的人表示赞同重拍经典,25.2%的人反对,另有38.0%的人表示不好说。

  对于近年来重拍经典的质量,受访者的好评率仅为20.0%。其中,认为质量“很好”的只占4.3%,认为“比较好”的占15.7%。45.6%的人认为,近年来经典重拍的质量“一般”,22.2%的人认为“比较差”,12.3%的人认为“很差”。

  此外,46.0%的人表示,87版《红楼梦》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创作环境纯粹,没有太多外界干扰”。

  “商业因素干扰的说法站不住脚。”孙伟科说,如果都把出不了好作品归结为体制、社会风气浮躁、商业投资上的急功近利,那什么都可以不干,什么都可以胡干了,永远出不了好作品。

  他表示,“新红楼”以及由此形成的“红楼热”,会加速《红楼梦》的重拍。“希望能在新版的基础上完成一次超越。再拍的话,我希望拍得从容一点。要给导演充分的时间,对原著有深刻的理解。87版的成功就在于这一点。感受的深化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

  调查显示,公众认为改编名著要具备的首要因素是“保持原著的艺术性,避免过多商业化”(74.5%)。70.4%的人认为在经典重拍过程中“制作团队应对原著怀有敬畏之心,充分理解原著的精气神儿”。

  武汉大学教授李建中说,经典因为被大家熟知而没有悬念,就需要靠原著的精髓来吸引观众。这种情况下,重拍者对原著精气神的把握,表演者对原著中人物的理解与传达就成为关键。

  名著改编还应具备哪些要素?调查评出的三大要素为“剧本、角色都应精挑细选,不可‘戏说’‘解构’经典”(58.7%),“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精粹的资源”(51.0%),“保持相对纯粹的创作环境,不受外界干扰”(44.8%)。

  孙伟科说,经典名著改编,只有艺术上成功,才能在商业上成功。你现在趁着这个热潮,在电视上还可以播个十几遍,但真正的考验在三四年后,“热潮”退去后还能不能几百遍地播,是非常严峻的考验。“87版《红楼梦》从拍摄成功到2005年,重播了700多遍。”

  原著为何还能吸引那么多年轻人

  1984年出生的江微,至今记得小时候省出好几天的早点钱,买了87版《红楼梦》歌曲的正版磁带,其中那首最长的《葬花吟》,她曾记得滚瓜烂熟。

  “那会儿还在上初中,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老觉得自己就是林黛玉了。如今整天为生计奔波,《葬花吟》早忘光了,那点儿红楼情怀也抛诸脑后。”这次“新红楼”上映,让她有些触动,想重温一下《红楼梦》。当年的磁带早已寻不见,江微点开网上的视频,听到《葬花吟》中的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突然热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红楼消息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