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楼梦潭,祝您阅读愉快! 今天是
推荐

《石头记》具有小说和历史的双重属性

2010-12-20 17:05:55 314 浏览
一些人不是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看待《石头记》,不是从《石头记》的特殊的客观实际出发,不经过任何必要的论证,便主观的、先入为主的得出结论:《石头记》是小说,不是历史,小说和历史的概念不能有丝毫的混淆。【1】果真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进行论证。

  我的观点是,《石头记》是小说,也是历史。所有小说的本质都是历史。《石头记》除了正面小说具有历史的属性以外,在它的反面还隐写了一部具体的历史事件。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石头记》,必须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必须从《石头记》的客观实际出发。

  什么是历史?查辞海:(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2)过去的事。(3)过去事实的记载。(4)历史科学。【2】当我们说《石头记》是历史或隐写历史的时候,是说《石头记》记载了"过去的事"。这个"事",可以是历史上"某个历史阶段的事",也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具体的个人经历"。

  下面我们再看什么是文学?查辞海: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的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什么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一切文学作品所形象化的反映的那个"社会生活",只能是"过去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正在发生"和"未来发生"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那个"社会生活"就是"历史"!语言文字、形象化、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表象,社会生活、历史才是文学作品的本质!"文学来源于生活",就是"文学来源于历史"。"文学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就是"文学的真实来源于历史的真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把《红楼梦》(应该是程高修改本)看做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要我们把它当作"历史"来读。旧索隐派的蔡元培也把它看做是"康熙朝政治状态说"。这也是针对它的本质而言的。而红学界的绝大多数人只把《石头记》包括《程高修改本红楼梦》当作小说来读,仅仅研究它的"艺术魅力",也就是仅仅研究它的表面现象,包括它的艺术结构,小说人物的塑造,小说故事的精彩,语言文字的运用等等。

  文学与历史的区别在于:文学作品反映历史,具有形象化、典型化、艺术性、一般性、普遍性、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而历史记载对历史的反映,则表现为纪实的、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特征。

  一般来说,历史文献记载的东西,大多是比较可信的。但也不能把它绝对化。由于史官的阶级性、政治性,决定了他们记什么,不记什么,什么详记,什么略记。历代的史官所记载的历史文献,都是站在最高统治者的阶级立场上看问题,表达的都是最高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态度。对同样一件事,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正所谓"好得很"与"糟得很"。这就是历史记载文献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石头记》,又叫《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正面为假,反面为真。正面类似于半部小说。说它类似于小说,是说它不完全符合小说的创作规范,是因为书中有大量的"谬误"和脂砚斋等人的批语,还有它的五个书名和五个作者。从它类似于小说这一点来看,《石头记》是小说,也是历史。从它的反面看,又隐写了一部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纪实的历史故事。

《石头记》的正面小说,作者用假语存、荒唐言式的语言文字塑造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国公之家的艺术形象,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小说人物,塑造了几十个形式各异的爱情婚姻故事。作为小说,《石头记》的艺术魅力、美学价值、思想艺术价值,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之最,有人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堪舆世界古典文学名著相媲美。作为历史文献,《石头记》所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康雍乾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的壮丽画卷!

  除此之外,《石头记》的反面,还隐写了一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或者已经记载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又被彻底删销掉了的、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这个历史故事,不是旧索隐派的"家事说",也不是考证派自传说的"曹雪芹的家事"。说旧索隐派和考证派自传说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是恰当的,准确的。【3】因为他们的索隐,是从《程高修改本红楼梦》小说的假语存、荒唐言中去索隐,把某些历史人物与小说中的小说人物相符会,说贾家是历史上的谁家?贾宝玉是哪个历史人物?这当然是错误的。

  《石头记》反面所隐写的人和事,是作者运用了上百个隐写秘法写成的,如大家熟悉的谐音法、拆字法、寓意法、分写法、合写法、颠倒相酬法等。《石头记》所隐写的人和事,不在作品的正面,而在作品的反面!是作者运用"张冠李戴"和"名不副实"的写作方法写成的。比如宁国府的贾家,名为国公之家,实为清皇宫和清皇族的皇家——名不副实!是把国公之家之冠,戴在了皇家的头上——张冠李戴!

  请看宁国府的特征:(1)敕造宁国府——按照帝王的诏书、命令建造的宁国府。(2)宁国府有九座门庭——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正堂,"一路正门大开"。(3)宁国府除夕祭祖使用汉、满两种方式祭祖。(4)乌进孝递给贾珍的一纸租单与《吉林岁贡》的贡单上的内容如出一辙。【4】

  请看!作者这是在写国公之家吗?不是!很显然,作者这是在写清皇宫和清皇族!

  再如宁国府的老爷子贾敬其人,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国公之家的老爷子的典型代表,而是把雍正皇帝的十一个方面的特征写在了他的身上。贾敬的名字、即位、习惯、嗜好与雍正基本相同。贾敬的死亡情况与雍正也十分一致:他们都死在都中城外。他们都死在夜间子时。他们均属暴亡。他们死后均由其子发放了被锁押的道士。他们病危时都请过太医诊视。【5】脂砚斋在贾敬的后面批曰"第三代"。贾敬是宁国府的第三代:宁公、贾代化、贾敬。雍正是清皇族的第三代:顺治、康熙、雍正。

  按照小说的创作规矩,宁国府的原型应该是国公之家,应该把宁国府的贾家以及薛家、王家、史家等四大家族塑造成为国公之家一类大家族的典型代表;贾敬的原型应该是一位国公之家的老爷子,应该把贾敬塑造成为国公之家的老爷子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然而,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府之家族以及贾敬其人,却与大清朝的清皇宫、清皇族以及雍正皇帝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吗?

  再如,贾珍是宁国府的当家人。按照思维逻辑进行推理,既然宁国府隐写了清皇宫,清皇宫的当家人是雍正,那么,贾珍身上就隐写了雍正。按照谐音法,"贾"谐音"假","珍"谐音"祯","贾珍"谐音"假祯"。小说人物"贾珍"的反面隐写了历史人物"胤祯",即雍正皇帝。

  "贾蓉"谐音"假雍"。"贾蓉"的后面有脂批"第五代"。贾蓉是宁国府的第五代:宁公、贾代化、贾敬、贾珍、贾蓉。雍正也是清皇宫的第五代:天命、天聪、顺治、康熙、雍正。

  小说人物贾敬、贾珍、贾蓉祖孙三人分别隐写了老、中、青三个时期的雍正皇帝。脂批说这是"分写法"。

  按照思维逻辑推理,如果贾蓉身上隐写了雍正皇帝,那么,秦可卿身上就隐写了雍正皇帝的一个皇后、皇太后。在《石头记》正面小说中,作者把秦可卿的卧室形象化、艺术化、典型化成了"连神仙也住的了";把秦可卿死后所用棺木形象化、艺术化、典型化为"万年不坏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拿着一千两银子只怕没处买","此物恐非常人可享";把秦可卿的葬礼形象化、艺术化、典型化为"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其葬礼的规格应该是皇太后的国葬规格。

作者如此写作《石头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单纯的写一部小说吗?非也!作者在开卷第一回就有交代:"故将真事隐去"(甄士隐),"用假语存言"敷衍故事(贾雨村)。请注意:作者在这里所使用的每一个概念都具有无可争议的确定性!不能偷换概念,或作主观主义的理解!"书中所记何事何人?"——(1)"当日所有之女子","彼裙钗女子";"亦可使闺阁昭传"。(2)作者的"半生潦倒之罪";脂批:"因为传他,亦可传我"。"一僧一道,生的骨骼不凡,丰神迥异",脂批:"这是真像,非幻象也。"靖眉:"作者自己形容"。"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脂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亲自经历的一段故事"。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为自己和闺阁女子"昭传"的呢?——"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甲眉:"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

  作者为其昭传的闺阁女子究竟是谁呢?我们看:

  女娲石"山石红丹,赫若彩绘",是一块红石!

  女娲石幻化成通灵宝玉,通灵宝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是一块红玉!
  赤瑕宫神瑛侍者,"赤"隐"红","瑕"、"瑛"拆"玉",脂批;隐"红玉"。

  绛珠仙草,"绛"隐"红","珠"拆"玉",隐"红玉"。

  赤瑕宫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下世为人,变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林黛玉同样隐写了"红玉"。

  金陵十二钗,脂批:"女娲石照应正、副十二钗"。正、副十二钗都是女娲石的分身,都是"红玉"。

  贾元春是正十二钗之一,贾元春也是"红玉"!贾贵妃元春回宁国府省亲,以女娲石的身份说了一段话。

  林红玉是小说人物,林之孝之女,贾府中的一个三等小丫头。这个"红玉"与上面隐写的那个"红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个"红玉"是否就是那个作者为其昭传的闺阁女子?

 《芙蓉女儿诔》所诔何人?《芙蓉女儿诔》是小说人物贾宝玉为其大丫头晴雯所作的诔文。为什么脂批说"名诔晴雯,实诔黛玉"?晴雯是丫鬟,黛玉是小姐,一篇诔文何以诔两个身份不同的小说人物?细看诔文的内容,均与这两个小说人物不符,应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应该就是那个"闺阁女子"——"红玉"。既然《石头记》是用来为闺阁女子昭传的,那么这个诔文就应该是作者为那个闺阁女子所作的,因为这个诔文寄托了作者对那个所诔之人"红玉"的全部至爱和哀思。无论是"一字一泪,一泪化一血珠"的"哭成此书",还是"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使文不足,悲有余方是","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都应该是表达作者的悲痛心情,为谁?为闺阁女子"红玉"!这一点,应该说是很好理解的,既符合思维的逻辑,也符合作品的客观实际。具体论述敬请参考《红楼解梦》。【6】

  所以,我的结论是,曹雪芹的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是小说,也是历史,它具有小说和历史的双重属性。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红楼消息
热门内容